紫南村是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全村面积5.88平方公里,下辖1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7000多人,外来人口7200多人。紫南村是一座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并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行发展村。2012年以来,紫南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乡村”、“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等荣誉称号。
这里,党建引领,乡贤回归。2007年以前,紫南村曾经是一个闻名的落后村、脏乱村,上访村。紫南村党委书记潘柱升,原本是一名外出经商的成功企业家,2007年,他抛弃个人得失,接受南庄镇委“三顾贵阳”之请,回到紫南建设家乡。经过十多年的奋斗,他带领村民把紫南村由一个原来的落后村、脏乱村、上访村,建设成为先进村、示范村、模范村,还以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为全市、乃至全省和全国贡献了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治理的“紫南智慧”、走在时代前列的乡村振兴的“紫南样本”。潘柱升书记以廉洁做人,干净办事,以注重“非权力影响力”的人格魅力,以夙夜在公,奋斗有我的奉献精神,带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子形成的坚强领导核心,引领村民过上了好日子,潘柱升本人也赢得了上级党委和广大党员以及村民群众的敬重和信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南粤楷模”、“广东省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2022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这里,产业兴旺,宜居宜业。紫南是率先实现土地变资源,资源变股本,农民变股民的村庄。紫南大刀阔斧改造旧工业园区,以对标城市建设的优良基础设施、以“甲方的屁股坐乙方板凳”的营商环境,以“建好硬件‘大跑道’,引来企业‘大飞机’,管好软件‘大鱼塘’,做强产业‘大生意’”的招商引资理念,引来了包括杜邦鸿基、道氏科技等2家上市公司在内的61家优质企业落户。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2亿元,村民人均分红1.12万元。如今的紫南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多家文旅项目相继落户,文旅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已成为大湾区一处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旅游休闲地。
这里,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紫南村于南宋绍兴年间开村立基,村脉传承八百余载,是典型的珠三角桑基鱼塘村落,全村一派岭南水乡田园风光。如今,这里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不仅有2万米的生态绿道、2万米的景观河岸、60多座横跨水网河涌的大小桥梁,还有广府家训馆、佛山好人馆、紫南村史馆、洛神艺术村、阿农湾农耕文化园、吴信坤艺术雕塑园、“紫南船说”水上游、紫南芳华谷,整个村庄,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这里,乡风文明,崇德向善。“做好人行善事,走前列当表率”是紫南的精气神;“富脑袋”工程,让紫南乡村的节假日和夜晚,到处飘荡着主旋律的歌声,到处都舞动着村民快乐的身影;红红火火的村级文化活动,三八节知识竞赛会、村级运动会、孔子诞千人朗诵会、9.28系列美德人物事迹分享会、唱响主旋律的歌咏比赛晚会……紫南村用文化的力量促使村民一次又一次接受文明乡风的沐浴。
这里,治理有效,三治融合。三百多条村规民约构建乡村自治体系,率先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建立了人居环保局整治成效机制。村民住房建设井然有序,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完善,村内没有出租屋,村民不饲养牲畜,房子都不超过四层,五年前已率先实现“厕所革命”,如今已有27个高标准生态厕所遍布各自然村和公共场所,全村5.88平方公里范围,看不到垃圾、烟头、牛皮癣。
这里,生活富裕,幸福美好。村里有省级优质小学和幼儿园,有一家二甲医院,有一流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老人有养老金、村民子弟考上大学有奖学金、村民和辖区企业员工享有二次医保。如今的紫南,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弱有所助。“不怕你没车没楼,就怕你没紫南户口”,幸福的紫南人如是说。
(责任编辑:程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