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卖粽子,他们居然开了一间茶馆?!

        未到端午,却常有粽子吃?在有粽茶馆里,边吃粽子边喝茶,是每天的日常。
      “有粽茶馆”,顾名思义,有粽子的茶馆。馆主是一对夫妻,阿湛和阿欣,这是他们手作粽子的第七个年头,“做粽子是主业,开茶馆只是顺势而为。”
     
    一、避世古村落里开茶馆

      一来到紫南洛神云筑,就能看到入口处这间环境清幽、装修古朴的茶馆——青砖石墙、木质牌匾、竹制门栏,颇有古时客栈的味道。茶馆门口种着一棵枫树,春天来了,红叶凋落,新芽萌动。
      往里走,就是茶馆的院子。院子里栽满了各种植物,绿色满溢,清新感扑面而来。最夺人眼球的就是观景池了,一方小小的草坪上,四散种着各色绿植,落着大小不一的石头,“涓涓细流”从中间穿过,云雾缭绕,边上还有两只小白鸭低头喝着水,极有意趣。这也是茶馆里最热门的位置,时常聚着一家大小或三五好友,喝茶赏景,聊天玩闹。
      若想更有私密性,杨桃树下的小木屋一定是首选了。闲暇午后,树荫底下品茗,看日光透过树叶洒下的光影,美极了。
      不想在室外,就到室内雅座。屋内中式的装潢十分雅致,木桌藤椅、造型别致的吊灯与古朴的砖墙搭配得恰到好处,一下子就让内心沉静下来了。环顾四周,每个位置都被馆主细心装点过,目光所及之处皆美如画卷。
      原来馆主阿湛是设计师,这间茶馆的设计和景观的搭建都是他亲力亲为的,“想打造一间有岭南味的中式茶馆。”
      去年年初,阿湛与阿欣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紫南洛神云筑,清净朴素的古村落一下子就俘获了两人的心,于是决定将他们手作粽子的作坊搬过来。或许是这里保存完好的古建给了他们灵感:“不如开一间新中式茶馆,既符合这里的环境和生活节奏,也可以与粽子配套,推广我们的手作粽子。”
     
    二、粽子里满载着家的味道

      阿湛是南庄人,从小时候开始,妈妈包的粽子不只家里人爱吃,连亲戚朋友都十分喜欢。长大后,他就萌生了将妈妈的粽子发展成一个品牌推广出去的想法,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手作粽子。
      岭南粽子中最经典的当然是咸肉粽了,除了最基本的五花肉、咸鸭蛋和绿豆,他们还在粽子中加入了荷包豆。因为每个粽子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对他们来说,做一个粽,要花上两天时间。第一天需先将豆子泡软,然后剥皮,“我们的绿豆是一半剥皮,一半不剥皮,这样做出来的粽子口感和味道才是最好的。”第二天就是包粽子、煮粽子了,与一般用大锅煮制不同,他们用的是传统煤炉,如此煮出来的粽子,口感绵密,入口即化。
      除了传统的咸肉粽,他们还开发了西米粽,“早几年市面上鲜少有人做甜粽,有也基本是红豆味的,为了丰富粽子的品类,我们就自己尝试做出五种口味的西米粽:红豆、芝麻、花生、紫薯、桂花。”晶莹剔透,甜而不腻,果冻般的质地和的口感让西米粽一上市就广受好评,如今也成了茶馆的招牌产品。
      每位来到茶馆的客人,必定要点上一份粽子吃,吃完还要带一份回家:“很喜欢这里的粽子,吃得出来用料很实在,有家的味道,好吃!”因为这样,今年春节茶馆刚开门营业,粽子就一售而空了。
     
    三、品味岭南,慢煮生活

      开一间新中式茶馆虽是意料之外的事,但阿湛和阿欣却注入了全部心力:“既然决定做了,那就要做到最好。”
      茶馆的建设依托原先古屋的基础,加入了许多岭南传统元素,雅致的园林景观、古朴的装潢设计都给人一种沉浸感,搭建了一处可以暂时逃离快节奏生活的世外桃源。
      有了美好的“外在”,还要有饱满的“内含”。不只粽子,茶馆里的茶和其他茶点都十分考究。茶叶经过多方挑选之后,最终选用了醇香的正山小种红茶,搭配精选的上等玫瑰花,两者混合,倒入刚煮好的开水,茶香四溢。
      好茶还需好点来相配,茶馆里提供的广式茶点也都是精挑细选的,有潮汕的手工猪肉脯、酥脆香甜的核桃酥、香浓弹牙的牛轧糖、酸甜可口的草莓酸奶干……每一样都让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间有粽子吃的茶馆,我们以喝茶的名义卖粽子,期待着大家约上亲朋好友来这里小聚,喝喝茶聊聊天,享受慢生活。
     
      【打卡指引】
      ⏰营业时间:11:00-18:30
      📍茶馆地址: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头村洛神云筑大街九巷一号

    (责任编辑:庄晓丹)